国产午夜激无码av片,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,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,日韩精品九九久久

人民網
人民網>>軍事

走進祖國西陲的阿拉山口口岸,解讀國門哨兵和大風的故事——

“邊關有我,請祖國放心!”(國防視線·來自邊海防一線的報告)

本報記者  倪光輝
2017年01月15日05:10 |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小字號

  阿拉山口邊防連戰(zhàn)士們巡邏在邊防線上。
  范川宇攝

  1月7日凌晨,溫度指向零下26攝氏度。狂風肆虐著新疆西陲的阿拉山口口岸,雪粒如刀割般劃過官兵的臉頰,戰(zhàn)士們呼出的氣體將睫毛粘在了一起。可對于新疆軍區(qū)阿拉山口邊防連官兵來說,這種惡劣的天氣似乎已是常態(tài),踏著濕滑的巡邏路,他們依然頂著風走向中哈邊防線……

  這里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風口岸。從“漏斗狀”的地形上看,不難發(fā)現這里常年颶風的原因。連史記載,一年8級以上的大風天氣長達180多天,當地有打油詩這樣描述:“一年一場風,從春刮到冬,風吹石頭跑,常年不長草。”要問威力有多大,連長蘇浩已不記得有多少出境的火車被狂風吹翻。

  在這里,流傳著太多與大風有關的故事,但在官兵口中卻總也離不開那首“無風賦”。看!那逆風前行的士兵,把守衛(wèi)祖國西大門的重擔挑在自己的肩頭,用一顆紅心深描那刻在界碑上的國徽。

  “狂風再大,那股英雄氣堅決不能丟!”

  立冬的那天,狂風暴雪肆虐了口岸一整夜,雖已到凌晨6時,氣溫幾近零下20攝氏度,狂風依然沒有停歇的跡象。而此時,這個邊防連的8名官兵已趴在冰冷的山坡上完成了近3個小時的潛伏任務。列兵馬瑞祥站起身跺了跺腳,這才使凍僵了的右腳恢復了知覺……

  風到底有多大?記者剛進入營區(qū)就領略到它的厲害。在到達連隊前就聽說,下車時一定要用雙手拉緊車門,否則門軸很可能被吹斷。果然,剛扣動門鎖記者就被“車門”拽了下來,帽子瞬間被吹飛貼在了東側墻面,抬頭看去,連隊主樓屋頂的鐵皮瓦片已被大風吹得所剩無幾。連長蘇浩向記者介紹,這樣的天氣在阿拉山口邊防連已是家常便飯,大風一刮就是半年,很多戰(zhàn)士常常因此皮膚缺水皴裂。

  但就是這樣一個連隊,連續(xù)10年竟無一人主動申請調離,今年是上士閆曉飛在風口堅守的第九個年頭,家人先后介紹的3個女友都因為他不愿意調動工作和他“吹燈”,是什么讓他擁有如此決心?閆曉飛指著邊界線上的界碑向記者說:“老站長的‘魂’就灑在邊防線上,他傳下來的英雄氣我們誰都丟不起……”

  “他嘴里所說的戍邊魂,來自于第一任站長吳光勝。”連長蘇浩回憶道。1962年初冬,吳光勝帶領17名官兵,徒步80余公里來到阿拉山口,憑著“三峰駱駝一口鍋、趴冰臥雪住地窩”的精神在石頭縫里建起了第一座邊防站,硬在風口堅守近10年。2001年,老站長因病在家鄉(xiāng)揚州去世,去世前他唯一的心愿竟是將骨灰撒在西陲邊防線上、國門界碑旁。

  跟隨閆曉飛登上哨樓,狂風夾雜著雪花打在記者臉上如同刀割一般。剛登上平臺,記者便有些站不住了,雖然穿著羊毛大衣,但風依然能順著脖頸吹到肚皮。閆班長說,哨兵已在這里站立了一個半小時,“每當走向戰(zhàn)位,我們都能深深感受到先輩就在身邊,他的戍邊魂似乎已融入界碑、國門,和官兵一同堅守祖國西陲的大風口。”

  傳承精神更要掌握竅門。多年來,連隊官兵也琢磨出了一套“風口守防經”:逆風側身跑,順風向后倒,站哨繩捆腰…… “暖手貼、凍瘡膏、防風眼罩、防寒耳套、單兵煤氣灶”戰(zhàn)士張小祥打開的執(zhí)勤器材包中,記者發(fā)現不少“新裝備”也列入必備器材,“在惡劣的條件下,官兵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圓滿完成戍邊任務。”

  臨近春節(jié),戰(zhàn)士王業(yè)峰使用手機的頻率越來越少,他說,每每打開朋友圈,大家都在曬團聚,今年因任務在身,不能回家,所以我們做了約定,今年過年不分心,努力當個優(yōu)秀士官,明年春節(jié)抱著獎章回家團圓。

  無風石前,指導員周華告訴記者:“戰(zhàn)士們學歷不高,但都傳承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,這也許就是老站長為我們這些戍邊人留下的精神財富,風雪越強烈,他們心中的那一份堅守的信念就越執(zhí)著,他們是戍守神圣國門的兵。”

  “如今的邊關,是長城更是窗口!”

  在人們的印象中,邊關似乎是離城市最遠的角落,但這里恰恰相反。記者頂著似刀的寒風跟隨指導員周華登上山頭向南望去,沉浸在歡度春節(jié)氣息里的阿拉山口市萬家燈火,似乎觸手可及,國門口岸往來貨商人頭攢動,“在這里,邊防軍人是祖國的長城更是形象的窗口,展示軍人的良好形象,比任何時候都有必要。”

  談起展示形象,上等兵程浩伸出滿是疤痕的手指回憶道,年底的一天傍晚,連長蘇浩一行十人巡邏在風雪途中,突然一輛向口岸行駛的哈薩克斯坦干果運輸車因雪地路滑陷下路基,眼看通關大門即將關閉,焦急萬分之時,官兵找來撬杠、繩索幫助車主脫離困境,很快車輛被推出路基,而程浩的右手食指卻因接觸冰冷的鐵皮被生生撕下一層皮,鮮血直流。通過關口,車主透過窗戶伸出大拇指高聲喊:“中國軍人,好樣的!”

  2016年,中哈兩軍在阿拉山口組織會談會晤,班長岳宇帶領5名戰(zhàn)士擔負警戒哈方軍車任務。會晤剛剛開始便狂風大作、暴雨如注,“我們的任務是堅守戰(zhàn)位,雨再大也不能撤!”帳篷就在5米開外,3個半小時竟無一人前往帳篷下躲雨,會議結束,官兵迷彩被完全浸透貼在身上,看到這一幕,哈方指揮員對警戒官兵給出了高度評價。

  步行來到國門哨樓旁,記者發(fā)現,一塊石頭上官兵用紅毛筆寫下的這樣一副對聯:“我在邊關守卡子 莫看他人數票子”,談起其中含義,排長景熠陽親歷的故事讓記者對國門軍人的定位有了更深理解……

  一天,排長景熠陽在國門執(zhí)勤點帶哨。一名哈薩克斯坦商人找到他,小聲對他說:“我有兩輛走私轎車下午將從哈薩克斯坦方向開過來,只要你悄悄開個門,錢就是你的。”說著將一沓百元鈔票塞進他的口袋。排長立即閃身:“別來這一套,若收了你的錢,就是玷污中國軍人的身份,請你迅速離開!”百般誘惑無果,商人才悻然離去。

  “素質不過硬,邊關有事如何擺得平?”

  號音響起,已到下午操課時間。按照課程安排是邊境封控演練和體能連貫訓練,但記者抬頭望向窗外,大風吹得屋頂瓦片嗡嗡作響,院子里僅有的幾棵樹被吹得“趴在”地上:“練還是不練?”

  “如今的邊防,視頻監(jiān)控、高壓脈沖等大批高新科技裝備全面封控,官兵綜合素質是否過得去就行?”連長蘇浩用一個月前的一起事件向記者道出了答案。

  那天凌晨2時許,連隊接到上級通報,有不法分子企圖從防區(qū)越境。“執(zhí)勤分隊集合完畢、確定坐標方位、分析地形環(huán)境、做好封控前準備向目標方向奔襲……”這一系列動作竟只用時10余分鐘,連長說,這些科目他們演練過上百回,只為這次“實戰(zhàn)”。不到30分鐘,分隊長王啟光傳回消息:越境分子在逃往邊界線的最后一刻被官兵擒獲。“信息邊關,科技只是錦上添花,若官兵綜合素質不過硬,突發(fā)事件如何擺得平!”

  集合隊伍,全連官兵一個不少,在連長下達完任務后,官兵武裝奔向目標地域,雖然寒風刺骨,但上等兵張建文的汗珠依然順著臉頰滴了下來。50米的低姿匍匐,右手手掌3處蹭破了皮,鮮血直流,但他一直沖在前面,“我體能素質不是最好的,但是不斷提高自己能力素質的決心必須是最大的。”張建文對記者說。

  指頭強更要變拳頭硬。近年來,他們將單兵軍事素質訓練融入巡邏勤務中,突出分隊各單元之間的協同,不僅形成高效信息鏈,更使每個單兵在處置突發(fā)事件中發(fā)揮最大效能。

  來到連隊榮譽室,15塊“軍事訓練一級單位”的獎牌旁,還有188次成功處置非法抵邊行為的要事日志。正巧,為記者作介紹的15年軍齡的四級軍士長高育中是這些榮譽的親歷者,他感慨道:“守衛(wèi)國門的面孔年年不同,但精武強能、穩(wěn)邊興連的決心從未動搖,這,就是一種責任與精神的傳承。”

  吼唱大風歌,筑就“無風”魂。狂風卷走了沙石,卻“吹”來了一批批誓斗風魔的兵,也許這就是“無風精神”的魅力。神州大地歡慶春節(jié)之時,那國門前的身影依然挺立,或許往來的貨商沒人知道他的名字,但翠綠迷彩建起的堡壘卻在告訴人們:“邊關有我,請你們放心,請祖國放心!”

  (夏步恒  陸忠宏參與采寫)
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7年01月15日 06 版)
(責編:王吉全、崔東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
    <tfoot id="ee024"><noscript id="ee024"></noscript></tfoot>
    <tfoot id="ee024"><dd id="ee024"></dd></tfoot>
    <nav id="ee024"><code id="ee024"></code></nav>
    • <noscript id="ee024"><dd id="ee024"></dd></noscript>
      
      
    • <nav id="ee024"><sup id="ee024"></sup></nav>
    • <nav id="ee024"></nav>
    • <sup id="ee024"></sup>
    • <small id="ee024"></small>
    • <tfoot id="ee024"><dd id="ee024"></dd></tfoot>